旅游管理专业特色亮点简介

新闻来源:   时间:2015-08-04   点击数:  责任编辑:

一、旅游管理专业(含航空服务、高铁服务方向)专业亮点

旅游管理专业是“中央财政支持高等职业院校服务产业发展能力项目”重点建设专业、教育教学改革试点专业,省级特色专业,也是西北地区最早举办的高职旅游类专业之一。专业自成立以来,为地方旅游行业输送了大批高质量的旅游技能人才,提供在职培训5000余人次。近三年来,毕业生首次就业率达到90%以上。

旅游管理专业前身为开设于1998年的“宾馆服务与导游班”;2002年,正式开设“旅游管理”专业;2006年,本专业建成一门省级精品课程《甘肃导游实务》;2008年,新增旅游管理专业航空服务方向”;2010年,旅游管理教学团队被甘肃省教育厅评为省级教学团队;2012年,本专业建成一门省级精品课程--《天水导游实务》,基于工作过程的《天水导游实务》课程改革项目获得省级教学成果奖,此外,新增旅游管理专业导游方向;2014年,“校企合作、工学结合、集团化办学”的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获得省级教学成果奖;2015年,新增旅游管理专业高铁服务方向,旅游管理专业被评为省级特色专业。

(一)能力培养专业化

“校企合作、工学结合、集团化办学”的人才培养模式。旅游管理专业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中,经过连续6年的探索与实践,依据旅游行业职业岗位的核心能力要求,与企业无缝对接,以校内外的实训基地为依托,将核心课程与生产经营实践过程有机结合起来,工学交替,目前已形成了“校企合作、工学结合、集团化办学”人才培养模式。

“项目导向、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为增强学生在校期间的职业技能训练和毕业后的市场适应能力,旅游管理专业打破传统模式,实践以项目为载体,将企业的工作任务、工作内容融入课程教学中。充分利用校内外实训基地的真实情景,采用“融入式教学”,以旅游服务产品为载体,以项目为导向,任务驱动,突出实训项目教学;采用工学交替开展教学,即理论和情境设计教学以校内为主、专任教师为主;实践教学进入旅游企业,以校外实训基地现场教学为主、岗位实践教学为主、兼职教师为主的方式组织教学,实现课堂与实习基地的“零距离”对接。

(二)专业建设职业化

成立旅游管理专业建设委员会,指导编写专业人才培养方案。通过广泛调研行业的发展和需求方向,并听取依托职教集团成员单位组建的旅游管理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委员的意见,编写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以人才培养方案中职业岗位群的要求为依据,改革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

天水旅游职业教育集团代表、企业资深专家参与修订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构建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体系。通过与旅游企业合作,调研旅行社、旅游景区(点)等企业的职业岗位,在分析职业范围内就业岗位的基础上确定典型工作任务和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体系。

构建立体化的课程评价体系。对学生的考核从专业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培养的要求出发,建立基于工作过程的学生学习评价体系。每个学习情境由学生自我评价(20%)、同学小组评价(10%)、教师(指导老师)评价(40%)、企业专家评价(30%)4个部分共同形成本课程立体化评价体系,极大地提高了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三)实践教学体系化

构建试岗、练岗、顶岗“三岗渐进式”的实践教学体系。即“校内试岗、校外练岗、顶岗实习”循序渐进,逐层深入。其中,课堂练岗、校内试岗是学生“练岗—试岗—顶岗”三段渐进式实习实训模式前两部分的环节。顶岗实习是“练岗—试岗—顶岗”三段渐进式实习实训模式最后一个实践环节。

旅游管理专业教师在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观天下旅行社指导学生进行旅游线路规划与设计

旅游管理专业学生赴西安景区进行景区规划与服务实训

顶岗实习

(四)教学环境企业化

“引企入校”,共建生产性实训基地,实现实训基地企业化管理。目前,旅游学院与甘肃观天下国际旅行社合作,成立校内旅游管理专业综合实训基地,开展360度实景的旅行社经营管理实训实践。

对接行业企业,建设紧密型的旅游岗位群校内外顶岗实习基地。旅游管理专业校外实训基地的建设采用省内外相结合的区域特征。主要表现为:省内实训基地由旅行社和景点组成,主要提供讲解点解、导游实习和旅行社管理实习;省外实训基地主要是经济发达地区的高星级酒店,主要提供餐饮、客房、前厅实习。目前,旅游管理专业已与麦积山风景名胜区、天水市博物馆、甘肃观天下国际旅行社、甘肃丝绸之路旅行社、兰州饭店天水和谐园、山东蓝海集团等企业合作建立10多个稳定的校外顶岗实习基地,使学生都能达到半年以上的顶岗实习,提高了企业对学生的认可程度,拓宽了学生就业渠道,保证就业率在90%以上,进一步提升了就业质量。

(五)教材建设项目化

近年来,根据课程建设的一体化要求,组织骨干教师以甘肃丝绸之路国际旅行社天水分公司国内接待和国际组团业务为原型,以任务驱动的理念校企合作开发基于工作过程的《天水导游实务》课程并开发出版了《天水导游实务》配套教材;以甘肃观天下国际旅游有限公司综合业务运营为原型校企合作开发《旅行社计调实务》课程并开发工学结合的特色教材。

(六)师资流动双向化

建立“双师素质”教师比例高,结构合理的师资梯队团队。教学团队成员现有13人,其中7人为专职教师,6人为兼职教师,兼职比例占46.2%。专职教师中,教授、研究员等高级职称2人,占28.5%;副高级职称1人,占14.5%;中级职称2人,占28.5%。专职教师中有硕士以上学位及研究生学历者6人,占85.7%,均为“双师”型教师,并挂职旅游企业,其中3名教师为全国导游资格证甘肃省考区的现场考试考评员。兼职教师均为旅游行业专家或旅游企业总经理,中高级以上职称占100%。

建立校企人力资源双向互通机制。旅游管理专业教学团队教师均为“双师”型教师,并挂职旅游企业,每年定期到企业履职,具有高校专任教师与企业外聘人员的双重身份。兼职教师均为旅游行业专家或旅游企业总经理,中高级以上职称,同时具有企业业务骨干与高校外聘教师的双重身份。

聘请行业专家为旅游管理专业指导委员会委员

旅游学院专任教师为观天下国际旅游天水分社总经理、业务经理

建立骨干教师流动机制。多次派旅游管理专业骨干教师外出交流学习。通过参加各种学术会议和学院交流互访,学习借鉴双方的人才培养模式、课程设置、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经验,以达到互助互赢的目的。

(七)就业(深造)平台多元化

在校期间可同时进行“专升本”。旅游学院旅游管理专业与西北师范大学旅游学院旅游管理专业签署联合培养协议。在校期间,我院学生可选择同时攻读专升本,修够学分、考试达标后,即可获得西北师范大学旅游管理专业本科学历及学位。

校外实习基地提供更多就业渠道。旅游管理专业已与麦积山风景名胜区、天水市博物馆、甘肃观天下国际旅行社、甘肃丝绸之路旅行社、兰州饭店天水和谐园、山东蓝海集团等企业合作建立20多个稳定的校外顶岗实习基地,提高了企业对学生的认可程度,拓宽了学生就业渠道,保证就业率在90%以上。

落实了订单式人才培养方式。旅游管理(高铁服务方向)与北京商鲲教育集团签署联合办学协议,学生入校后签订就业协议。在校学习2年,第3年赴高铁上岗实习,毕业后前往高铁行业对应岗位就业,真正实现了从学校到企业的无缝对接。

杨栋,旅游管理0531班毕业生,现为平凉市旅游局行业管理科科长

苏晶,旅游管理0821班(航空服务方向)毕业生,任职于张掖甘州机场

王飞虎,旅游管理0631班毕业生,现为北京花水湾磁化温泉度假村有限责任公司运营总监

马晓俊,旅游管理1134班(航空服务方向)毕业生,现就职于天水机场

卜建军,旅游管理1021班毕业生,现为甘肃夕阳红旅行社天水分公司总经理

郭娇娟,旅游0431班毕业生,现任职于甘肃省陇南市武都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二、专业简介

(一)旅游管理专业

专业代码:640101 修业年限:三年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具有与旅游服务产业未来工作岗位相适应的职业素质和一定的职业发展能力,具有较强的旅游服务技能和一定的管理能力,“精导游、会计调、懂管理、善营销”,能够胜任导游、营销业务、旅行社计调及景区服务管理等岗位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应职岗位群及职业资格证书、主干课程分别见下表。

序号

职业岗位

职业资格证书

1

导游

全国导游资格证

2

旅行社计调

旅行社总(部门)经理证

3

旅行社外联

全国导游资格证

4

旅游景区景点讲解员

甘肃省景区景点讲解员证

5

星级饭店服务员及基层管理人员

酒店前厅/客房/餐饮服务员中级资格证

序号

专业知识课程

岗位能力课程

技能拓展课程

1

旅游概论

导游业务

旅游摄影

2

管理学

职业核心能力

茶艺与刺绣

3

旅游心理学

旅行社计调实务

拓展训练

4

职业形象塑造

饭店服务与管理

校级公共选修课

5

旅游社交礼仪

形体训练

6

全国导游基础知识

旅游市场营销

7

甘肃导游

旅游景区服务与管理

8

旅游法规

旅行社经营管理(软件)

9

旅游英语

景区服务与管理实训

10

基础口语

旅行社业务实训

11

普通话

顶岗实习及毕业设计

12

中国古代史

酒店服务技能实训

13

旅游电子商务

(二)旅游管理(航空服务方向)

专业代码:640101 修业年限:三年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服务于旅游、民航服务第一线,具备现代旅游服务、航空服务及管理的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较强的公关能力、协调能力和灵活应变能力,具有较高的政治素质及专业素质,能为顾客提供高品位、高质量的旅游与民航服务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应职岗位群及职业资格证书、主干课程分别见下表。

序号

职业岗位

职业资格证书

1

民航地勤人员

安检证

2

民航安检人员

安检证

3

导游

全国导游资格证

4

旅行社计调、外联人员

旅行社经理资格证

5

星级饭店服务员及基层管理人员

酒店前厅/客房/餐饮服务员中级资格证

序号

专业知识课程

岗位能力课程

技能拓展课程

1

旅游概论

导游业务

旅游摄影

2

旅游心理学

职业核心能力

茶艺与刺绣

3

职业形象塑造

民航英语口语

拓展训练

4

旅游社交礼仪

天水导游实务

校级公共选修课

5

民航概论

民航地勤服务

6

全国导游基础知识

饭店服务与管理

7

甘肃导游

形体训练

8

旅游法规

民航安全检查

9

旅游市场营销

民航旅客运输服务

10

普通话

旅行社经营管理(软件)

11

机场业务实习

12

酒店服务技能实训

13

顶岗实习及毕业设计

(三)旅游管理(高铁服务方向)

专业代码:640101 修业年限:三年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良好政治素质、文化素质、专业素质和身体素质,掌握高速铁路服务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铁路客运基本要求,能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和高速铁路发展需要,能从事高速铁路服务与管理的专业技能型人才。毕业后能胜任高铁(动车)车厢乘务、餐吧乘务或从事高铁车站安检、VIP服务、客运、票务等工作。

应职岗位群及职业资格证书、主干课程分别见下表。

序号

职业岗位

职业资格证书

1

高铁乘务人员

乘务员资格证书

2

高铁票务人员

乘务员资格证书

旅游产业接待人员

全国导游资格证

3

铁路安检人员

安检证

4

导游

全国导游资格证

序号

专业知识课程

岗位能力课程

技能拓展课程

1

旅游概论

顶岗实习及毕业设计

旅游摄影

2

旅游心理学

导游业务

茶艺与刺绣

3

高速铁路概论

铁路运输政策与法规

拓展训练

4

管理学原理

铁路旅客运输服务

校级公共选修课

5

职业形象塑造

铁路客运组织

6

铁路客运服务与礼仪

职业核心能力

7

铁路客运英语

高速铁路乘务实务

8

全国导游基础知识

天水导游实务

9

甘肃导游

铁路客运安全检查

10

旅游法规

饭店服务与管理

11

市场营销学

形体训练

12

基础口语

高铁服务礼仪实训

13

铁路客运安全概论

铁路客运安检实训

14

普通话

形体训练

甘肃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旅游学院 版权所有     电话:0938-2793379(F)      邮箱:lyxbgshy@163.com